鲁迅曾经说过:“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,只要肯挤,总会有的。”我一直铭记在心。可是现实工作却会发现,即使再怎么挤时间还是不够用。最终得到的结果为:“我没有时间,我忙!”每天疲于奔命,却感觉还有大量工作未完成。
我有意寻找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,从中学到不少理念。
时间管理的出发点,在于学会处理事情的优先次序,先考虑事情的“轻重”,再考虑事情的“缓急”— 也就是我们通常采用的“象限法”。 按照重要程度的轴来标记横坐标,按照紧急程度的轴来标记纵坐标,可以构成abcd四个象限,a象限是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,b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,c象限是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,d象限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。要学会优先处理b类工作,b类工作重要但不紧急,如果不做的话,b类工作会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,越来越紧急,直到突破一定的极限,变成a类工作。所以,b类重要不紧急的工作一旦被拖延下去,就会变成突发事件。两者不可兼得,那时就应该扔掉c类工作,要保住b类工作,因为b类工作的价值更大,它的重要程度更大。
我们总是习惯于“急事急办”,“特事特办”,于是就会践踏原则,就会没有时间性,就是总把最紧急的事情拿来做,从不考虑这件事情的价值如何,不考虑时间的重要性程度。但是c类工作的数量层出不穷,所谓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我就是没有进行适当的取舍,所以就只能疲于应付,致使自己陷入了c类事件的汪洋大海之中,迷失方向,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
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效率和效能的提升,就是要规定和计划好工作。比如可以用一个表格记录一周的时间安排,把所有的个人工作和家庭生活事项全部记下来,然后做一些评判,通过这样的记录会发现,在每天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事情是很无聊的,有很多的事情是不需要做的,这时,就可以把这些事情合并掉、删除掉,或者把它们放在另外的时间段。通过这样不断地思考,尽量将目光聚焦于能够带来高回报的、重要的、有价值的工作和活动,这样才能进入高效的时间管理之中。
一天的计划在昨天晚上或昨天下班的时候就做好,也就是所有的计划都要提前做。我们应该像国家那样,有五年计划,有十年计划,最终,我们要有人生的计划!人生的计划又出自于人生的目标。只有设立了目标,才不会疲于奔命,更好的进行时间的管理与分配。以前从不会把目标和时间扯上关系,以前总是没有目标,或者目标比较模糊,结果就导致每天都感觉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计划。将目标写出来的时候,就容易发现这些目标的缺陷,就要重新做整理,设定更现实的目标。这样我们就更容易管理时间,每天都完成计划好的目标。无数个小目标的完成,最终才会达到大的成功。时间管理才能产生最大的效能。
最后实际处理工作时,要遵循帕累托原则,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%的结果几乎是源于20%的活动,即二八理论。人在每天的工作时间中,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工作效率最高,这就是 巅峰期。根据这一原则,我们应该将最重要的工作放在工作成效最高的巅峰期来完成,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能。